霁雪

霁雪朗读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首句点出残产生的背景。

  “卷寒云”既是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使柳枝轻摆。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

  次句意境清朗,容量很大。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江边柳条轻盈,随婀娜摆动。“洗”字,“轻”字,用得极为准确。原来江面上霰纷纷,白雾蒸腾;现在一下廓清,纤尘不染,仿佛洗过的一般。原来柳枝低垂,没精打彩,不胜积之重压;如今一旦卸下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显得特别轻盈。如此一来,的世界当然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残余的踪迹了。这么纷繁的意象,仅用了七个字,真是精炼至极。

  三句转笔蓄势。目光由远处转向近处,范围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景象从壮阔转向细微。“数片”说明之残存不多,故只得“一夜明”;“无人扫”突出环境之幽雅清静,故能映夜读。如此蓄足笔势,结句的出现便如顺水之舟了。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写想象中之虚景。说明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一化,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充满无限喜悦留恋心情。据《尚友录》载:“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读书。”此句暗用其事,还兼有赞美韩舍人刻苦好读之意。如此用典,咸淡自知,却了无痕迹,真是进入了化境。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戎昱朗读
()

猜你喜欢

时方用武我业儒,王生卖笔来吾庐。生承世业霅溪上,制笔特与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㕙在。拔来秋颖带微霜,缚得铦锥含五彩。

()

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长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

()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

西风偷换鸣蝉树,綀襟嫩凉先怯。淡霭沉山,稀星堕水,秋阔天容如抹。

瑶宫片月,映深碧层霄,洞然莹彻。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

()

冥濛香径滑,澹雨洒林扃。侵晓方趋省,留宾暂憩亭。

花明仙掌露,草带凤池青。胜念堪留记,浮踪几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