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朗读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展开阅读全文 ∨

  这首词借写海棠,抒发自己心忧国事的悲慨和壮心不已的豪情。作者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已是六十五岁了,之前曾几度官居台辅,又几度削职,经历了宦海几多沉浮,意气未免有些消沉了。但他在庆元任内仍克尽职守,并写有诗词作品三百余首,佳作亦有多篇,读此词可见其心迹之一斑。

  “对海棠有赋”,开头便咏海棠。“海棠亭午沾疏,便一饷、胭脂尽吐。”清明时节,节物变化迅速。中午下了阵“疏”,顷刻间海棠就大放光艳了,“一饷”、“尽”将开之快,观赏者的快感传神地表达出来,叫人多么惊喜。而这海棠之后更显得鲜活冶艳,就叫人更加喜爱了。词人老大情减,面对如此国色,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了。“老去惜心,相对无语。”红颜皓首,两相对待,在这“无语”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自怜衰疲之意。

  下片由眼前的海棠联想四川的战况。“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吴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亲率十万军队自六盘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受到很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虑退兵。这大约就是捷书所报的内容。词人以跳跃式思维写此事,可以想见他心情的振奋。“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这两句的意思就是:锦江头(以代蜀)的海棠,还是那般艳丽!这里又用“濯锦”二字,海棠就显得更美了,真是锦上添。“江头”前又着一“古”字,似乎表示:我华夏古来繁华之地,岂容狐兔闯来!

  这首词写词人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现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朗读
(0)

猜你喜欢

我与蒙倛相类,君似季咸而非。

老子曾传口诀,道人勿泄天机。

(0)

东归间道已浮杯,力疾遥迎日几回。何处晚来成误认,风帘竹影月窗梅。

(0)
聂绀弩

冰道银河似耶非?魂存瀑死梦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练能裁几件衣。

(0)

消息惊传《鵩赋》成,悠悠天道意难平。不禁秋夜汍澜泪,何限春明缟纻情。

《十笏》缥缃空旧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觉司勋梦,无复江湖载酒行。

(0)

呼女伴,好趁一春闲。红板浪船行缓缓,白藤山轿坐端端。

低扇避人看。

(0)
何永沂

CD低唱渐情浓,婉转何堪昨夜风。此曲只应天上有?百年一遇恨匆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