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

北风朗读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译文

北风刮来冰样凉,大雪漫天白茫茫。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手来快逃亡。岂能犹豫慢慢走?事情紧急祸将降。

北风刮来透骨凉,大雪纷飞漫天扬。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手来归他邦。岂能犹豫慢慢走?事情紧急快逃亡!

没有红的不是狐,没有黑的不是乌。你和我是好朋友,携手乘车同离去。岂能犹豫慢慢走?事情紧急快逃出。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其凉:即“凉凉”,形容风寒冷。

雨(yù)雪:下雪。雨,作动词。其雱(páng):即“雱雱”,雪盛貌。

惠而:即惠然,顺从、赞成之意。好我:同我友好。

其:同“岂”,语气词。虚邪:宽貌。一说徐缓。邪,一本作“徐”。

既:已经。亟(jí):急。只且(jū):作语助。

喈(jiē):疾貌。一说寒凉。

霏:雨雪纷飞。

同归:一起到较好的他国去。

莫赤匪狐:没有不红的狐狸。莫,无,没有。匪,非。狐狸比喻坏人。一说古人将狐狸比喻为男性伴侣。

莫黑匪乌:乌鸦没有不是黑色的。乌鸦比喻坏人。一说古人将乌鸦视为吉祥鸟。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0-82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82-84

北风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卫君暴虐,祸乱将至,诗人偕友人急于逃难时所作。《毛诗序》说:“《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从诗中“同车”来看,百姓是泛指当时一般贵族。方玉润认为是贤人预见危机而作(《诗经原始》),王先谦认为是“贤者相约避地之词”。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0-82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82-84

  此诗开篇即大肆渲染背景:吹的是凉飕飕的北,飘的是纷纷扬扬的。这既是实时描述,也是国家危乱之象。众人为了逃难,呼朋引伴,携手同行。诗中展现了一幅急惶惶四处奔逃的惨景。

  全诗共三章,前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改了三个字。把“北其凉”改为“北其喈”,意在反覆强调北的寒凉。而改“其雱”为“其霏”,无非是极力渲染势的盛大密集。把“携手同行”改为“携手同归”,也是强调逃离的意向。复沓的运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各章末二句相同。“其虚其邪”,虚邪,即舒徐,为叠韵词,加上二“其”字。语气更加宽缓,形象地表现同行者委蛇退让、徘徊不前之状。“既亟只且”,“只且”为语助词,语气较为急促,加强了局势的紧迫感。语言富于变化,而形象更加生动。

  北,是兴体为主,兼有比体。它不只是逃亡时的恶劣环境的简单描写,还是用来比喻当时的虐政。后面赤狐、黑乌则是以比体为主,兼有兴体。它不仅仅是比喻执政者为恶如一,还可以看作逃亡所见之景。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意蕴丰富,耐人玩味。

  朱熹《诗集传》说此诗“气象愁惨”,指出了其基本格。诗三章展示了这样的逃亡情景:在盛的时节,一群贵族相呼同伴乘车去逃亡。局势的紧急(“既亟只且”),环境的凄凉(赤狐狂奔,黑乌乱飞)跃然纸上。

猜你喜欢

徵轮静。西风劲。一杯清醑浇愁兴。离怀弱。香衾薄。

有何纷扰,为谁惊觉。柝。柝。柝。

()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

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永怀故人欢,不愿百金易。

()
刘蘅

江畔。江畔。独立昂头霄汉。秋晴月色凄盛清。催诗试我性灵。灵性。

灵性。水淡烟柔风劲。

()

云杉如荠屋如蚶,诘曲溪流泻碧潭。独立小桥吟不尽,插天晴翠太湖南。

()

地入长沙莫叹卑,竹萌径尺旧相知。九重才复金门籍,万里先参玉版师。

契阔累年真负口,裴徊弥月未妨脾。渭川风味那能对,中有离骚九辨辞。

()

岁月不相饶,秋风䬃巳至。蚊雷稍收声,团扇且复置。

久雨不宜人,新凉差快意。数篇东皋诗,引我北窗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