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君山

题君山朗读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译文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

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注释

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古代神话传说:这山是舜妃湘君姐妹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所以为君山。

烟波:洞庭湖的沏面。烟,一作“风”。影:指君山投到湖面的倒影。

碧色:淡颜色。翠色:深颜色。

疑:一作“应”。水仙:水中女神,即湘君姐妹。

一螺青黛:一说是古代一种制成螺形的黛墨,作绘画用,女子也用来画眉;一说是指女人发髻,这里用发髻。镜:用洞庭湖的湖面比作镜子。

参考资料:

1、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5-27 .

  《题君》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逼真地描绘君倒影入手,笔势凝致,重彩描绘出君涵映水中的深翠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的倒妙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泼,善于想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在不借助浓词艳句而竭力形象雕饰的原则下,把事物摹写得维妙维肖,准确表现辜物的形态,蕴藉深刻,达到形神俱备的艺术境界。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盛的气象,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这首绝句,却别出心裁,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澄泓湛凝绿,物影巧相映”(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的精细图景,并融入美丽的神话传说,构成新巧而又清丽的篇章。

  诗中写君,没有用色彩浓丽的词藻作刻画、形容,而只是信手走笔,以极其朴素简练的笔墨操物构景,勾勒出开阔的画面。开首用“烟波”一词别开生面地写君的倒影以起笔,作者虽写君之貌,但先避开,没直写,而用平静如镜的湖水来衬托君气势的凝重。用“影沉沉”来突写君磅礴之状。“碧”是湖色之浅淡,岌翠”指色之浓重。此笔抑碧水而扬青,以湖作背景,突现君。作者首先描绘的不是偌大的洞庭湖,也不是苍翠的君,而是用的照影来的气势。这幅深浅各异的水画,画面上水天相连,有一的倒影正好列于画屏当中。上面的湖色与影中的色,色重于湖色,深翠与浅碧两两对照,映衬出君倒影的鲜明突出。这幅写意水画,勾勒出事物的形态时用的是粗略的笔俗,所着的色彩既淡雅也很单一,自然突出了君可爱的生趣。

  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笔锋一转,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景物的描绘中。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之上。君又名湘,就是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诗人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洞庭君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很像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以它的秀美,吸引着不少诗人为之命笔。“遥望洞庭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两句诗,同样也是以螺髻来形容,不过这是刻画了遥望水面白浪环绕之中的君的情景。雍陶这一首,则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更为轻灵秀润。起笔两句,不仅湖光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而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这种“镜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展现出来。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雍陶朗读
()

猜你喜欢

陆初望

鄱阳湖边停短桡,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画难为描。

饥鹰侧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窥云坳。立者如鹤伏者猱,涧边卧者如潜蛟。

()
黎景义

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

()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

()

孝子别成均,南归楚水滨。檐头缃帙旧,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来时禁柳青。都门频送客,我亦倍思亲。

()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

()

落日秋山起白云,森森松桧拥高坟。贤名百世应难灭,中有天家谕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