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朗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通:无)

展开阅读全文 ∨

清平乐·村居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16-1517

2、杨忠译注.辛弃疾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44-145

展开阅读全文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朗读
(0)

猜你喜欢

闻汝西山去,题诗十日还。独行翠微里,应到玉泉湾。

石璧云孤袅,冬岩菊自斑。烟霞发妙思,高咏眇尘寰。

(0)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0)
幻庐

漠漠重霾閟晓阴,凝弦恁会子期心。为迷三径一时寻。

濡沫潮横思可听,剔黄月满慰初噙。潜移清寂午将深。

(0)
陈振家

大乖时命一吟徒,自绘丘山小隐图。乔木环遮天似盖,清溪斜绕水成弧。

铝锅可煮三餐饭,茅舍能容六尺躯。尘外悠悠消岁月,者番不学杞人愚。

(0)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0)

举手攀南半,移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须是个般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