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

梅花落朗读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寒风一作:风飚)

展开阅读全文 ∨

  《梅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诗的起句开门见:“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杂树,“亦指世间悠悠者流”。即一般无节操的土大夫,梅,指节操高尚旷达贤土。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诗人最赞赏的是梅观点十分鲜明。·

  下面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问君何独然?。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呢?诗人答道,“念其霜中能作,露中能作实。摇荡春媚春曰,念尔零落逐寒,徒有霜华无霜质。”“念其。之。其。,谓梅;“念尔”之“尔”,谓杂树。全句意为,因梅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中摇曳,桂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却又随寒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两者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强化,可谓相得益彰。

  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鲍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鲍照朗读
(0)

猜你喜欢

十顷平湖一簇山,湖山佳处著朱阑。

分阶草色迎春绿,漱石泉声入夜寒。

(0)

青毡坐对此虚堂,惟有荷风过短墙。早起却怜春已去,閒来自觉日偏长。

绿迷隋苑颦杨柳,红褪唐宫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时未定雨违旸。

(1)

岂有千里心,所戚惟穷老。屡鞭腹自饥,蹢躅悲荒草。

(0)

桂林名胜地,台观迹多陈。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临,从游有嘉宾。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0)
俞明震

自浮沧海送残阳,渐觉閒身人莽苍。一掬酸辛成独往,无边天水共微光。

风樯隐隐开元气,朔雁声声吊战场。凄绝一更初魄语,故人相望涕成行。

(0)

偶结西河叟,朝朝驻水滨。谁知麋鹿性,还与白鸥亲。

草伏情偏剧,风餐岁更贫。因思游北固,曾作钓鲈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