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朗读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译文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

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注释

芳菲节:花草飘香的季节,指春季。

相间(jiàn)发:先后连续不断地开花。

游丝:蜘蛛和青虫之类的昆虫所吐之丝,被风吹到空中,成为游丝。

垂柳句:古有折柳送别之俗,故云。

馆:驿馆。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创作背景

  此篇述离情,作于景佑元年(1034)春天离开洛阳之时。

参考资料:

1、郁玉英.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54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的满城春色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吹送过来的阵阵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春光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红处青缺,畔行人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只见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林遮住了一大片青。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而行,群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有杏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上片写洛阳春季柳盛开的洛阳这之春,并以柳丝萦牵喻难舍之情。离别的时候正值草芳香的洛阳之春,浓艳的、清香的,相继开争妍。接下来写忍离别之情。词人拈出两个象征依恋离别的意向,“游丝”、“垂柳”,并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用一“苦”一“争”,写离别之人对洛阳及送行者依依不舍的深情。

  下片设想离开洛阳所经之处的景及旅途之状,进一步渲染离情。“杏”二句为远望所见之景,放眼望去,离开洛阳要经过的青缺口之处,红杏似火,一路行人或行或歇。词人也即将加入这行人的队伍,他不由得想象着离开满是好友和知交的洛阳后的寂寞旅程,那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一路之上,又会有谁相随呢?陪伴自己的,恐怕只有寂寥孤馆的那一轮明月吧。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欧阳修朗读
()

猜你喜欢

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

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蒙庄固多诬,妄说孔赞

()

君去洞庭何处住,海门迢递接东瓯。湖田岁熟收粳稻,烟渚秋高弄钓舟。

漫说孔明无将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万事何时尽,都把閒情付白鸥。

()
金鉴才

淇园谁植露中枝,影落沧波有所思。江上纶竿高士钓,庭前竹马小儿骑。

到阶暮色重重积,穿户斜光寂寂移。莫道已临天尺五,潇湘风雨不胜悲。

()

未得理归棹,还栖江上楼。钟疏遥隔水,寒浅尚疑秋。

月色从今满,江声自古流。夜乌啼不住,知是宿城头。

()

廿载南游访十洲,半肩剑履遍瀛州。繇来世族推高第,直为亲茔下一筹。

云锁丝纶腾白鹤,江环风木卧青牛。渭城何计迟桥梓,绿蚁尊前水驿舟。

()
孙继皋

一室晤言好,谁为覆手炎。宦清贫亦得,交澹贵无嫌。

单裌春风换,深杯夜雨淹。频过吾望汝,次第检牙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