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七夕朗读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

鹊桥仙·七夕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快乐的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参考资料:

1、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151页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头的王子晋在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七夕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便是他豪放形象性的说明。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11)

猜你喜欢

莪蒿露结叶初乾,白首莱衣岁若干。此日开图空掩泣,终天无复梦魂安。

(0)

道出钱塘江,十里无顽壤。斗然怒潮来,激岸成滉瀁。

波势倏低昂,帆影随俯仰。蛟涎溅衣湿,鹢舟荡人晃。

(0)

别业中丞旧,新塘凿更奇。亭深凫雁渚,树老凤凰枝。

惜往宁多日,徵欢又一时。洗杯酬爱弟,偏忆渭阳诗。

(0)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长照浦中楼。白鹤青猿好相访,主人今只在滁州。

(0)

人静黄昏后,扁舟泊石牛。乱虫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乡心远,诗分客路忧。姮娥流素影,伴我住滩头。

(1)

才名七步竟谁伦,一领青衫几十春。揽镜不妨宁作我,掺觚那肯不惊人。

少年逐队豪仍在,白杜同盟迹未陈。我已倦游君始壮,风云会见起潜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