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题九华山。唐代。谭铢。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
谭铢。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寄友人。元代。贡性之。 瘴雨蛮烟万里馀,别来消息近何如。谁怜白发疏狂处,犹写平安两字书。
国殇行。宋代。刘克庄。 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塚高崔嵬。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孤无泽。乌虖诸将官日穹,岂知万鬼号阴风。
次韵昌甫所寄 其三。宋代。韩淲。 催景阴阳长短宵,天回星纪又玄枵。霜寒草野真无恶,雨湿禾场正不聊。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私家一饱官何恤,寂寂閒中岁月飘。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近现代。陈三立。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摘芳词·莺声寂太平时。。宋一鸿。 良夜迢迢低玉绳,望双星。罗衣偷卸若为情,细叮咛。拗住银钩红烛背,悄无声。是何意态意怦怦。问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