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全诗意思及赏析

经典诗词评论2,767阅读模式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全诗意思及赏析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出自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孟冬寒气至》,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抒写的是寒冬长夜里深闺思妇的离愁别恨,表现其坚定不移的爱情。诗先写季节转换、外界风寒,用景物的凄清衬托女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再集中描写她夜不能寐,只好仰观星月,借以打发漫漫长夜的生活场景;然后用她极其珍视游子书信的情节,写出她对远方游子可悯可哀的感情;最后女主人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既表现了她真挚不变的感情,又展示了她自己可悲的遭遇。全诗以第一人称自诉衷曲的形式展示思妇心理,曲折婉转,意蕴深厚。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注释
⑴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⑵惨:残酷,狠毒;或指悲痛,伤心。栗:冷得发抖,这一词兼指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
⑶列:“裂”的古字,割,分。这里是排列的意思。
⑷三五:农历十五日。
⑸四五:农历二十日。詹(chán)兔:即“蟾兔”,月亮的代称。
⑹遗(wèi):给予,馈赠。书札(zhá):引申为书信。札,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⑺上:指书札的开头。
⑻下:指书札的结尾。
⑼三岁:三年。灭:消灭,这里是磨灭意思。
⑽区区:犹拳拳,诚恳而坚定的意思。
⑾察:观察、仔细看,这里是明察、知晓的意思。

作品译文
初冬十月寒气就袭来了,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
心多忧愁就知道夜晚长,抬头看天上星斗罗列。
每月的十五日月亮就圆满,到二十日就已残缺。
有客人从远方到来,带来了你给我的书信一封。
信中前半讲长久地相思,后半讲长时间的离别。
把书信放在衣袖里面,三年后字迹也没有泯灭。
我一心怀抱着衷爱之意,只怕你不知道这一切。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全诗意思及赏析

创作背景

此诗是以一位女子思念远方爱人时自述的角度来写的,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并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孟冬寒气至》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鉴赏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孟冬。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而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不禁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表现出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平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觉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人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这里又照应了诗的开头两句。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不禁发出“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或许在看哪些星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或许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

“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后面的“三岁”句说明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从信中知道的,必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温柔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余音袅袅,余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诗中没有明确写出,能明确的只是: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全篇结束,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才逐渐清晰,主人公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才越来越显现出来。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7年3月23日 17:46: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xuexi.com/classical/21708.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