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古诗词评论5,687阅读模式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晋末宋初的诗人陶渊明所著作的五言诗。《读山海经》共十三首。《山海经》共十八卷,是一部包含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内容的重要文献。

详细参考:《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其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䲹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四,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其十二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译文

其一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 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其九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与太阳赛跑。他们同时到达虞渊的日落处,似乎没能就此决出胜负。夸父既有如此奇才异能的神力,倾黄河渭水又怎能够他喝呢?夸父遗留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树,功业最终成就于身后。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其十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可是精卫和刑天昔日的猛志徒然存在,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又岂能等待得到!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鉴赏

其一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其二赏析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给我们展示了西王母所居天境:天地共生、秀出云霞、神异变化、高雅不俗,表现出了其无限的向往之情。笔者以为,与其说这是陶渊明对“秀雅天境”的向往,毋宁说这是陶渊明“独闲灵府”的折射。

“玉堂凌霞秀”,西王母居于玉堂之上,高凌云霞。联想到陶渊明崇尚“二疏”的“高啸返旧居”(《咏二疏一首》)来:高者,高世也;啸者,啸傲也。“二疏”功成身退,高出世人,超乎世俗;“二疏”回归故里,放歌长啸,逍遥自在,这样的人生令人艳羡,而高凌云霞的天境不正是诗人的“独闲灵府”的折射吗?“形迹凭化往,灵府常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首》)形迹任随大化变迁,心灵却保持闲静而无世俗杂念。

“灵化无穷已”,神异变化无穷无尽。就似伴随陶渊明终身复杂而矛盾的心境。最典型的就是那首描写陶渊明内心世界里的两个矛盾的“我”:“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饮酒(有客常同止)》)一个“醉士”的我长久独醉,一个“醒夫”的我终年清醒,始终伴随并困扰着陶渊明,形影不离。

“天地共具生,不知几何年。”“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这仿佛是在说陶渊明那与生俱来的厌“俗”秉性:“少无适俗愿,性本哀丘山。”(《归田园居(少无适俗愿)》)。自少儿时期就无适应世俗踏入官场的愿望,本性就热爱自然界的丘林山水。“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一首并序》),交谈融洽而无庸俗的论调,说的都是古圣贤哲的佳篇。

秀丽的玉堂高凌云霞,西王母容颜怡然美艳。她与天地一起生存,不知生于何年终于何时。神异的变化无穷无尽,楼馆庭宇非一山一处。高会酣饮唱出的新歌,岂是仿效世俗中的语言?

其九赏析

渊明在这首诗里,赞美夸父逐日的宏志,敬佩夸父功业身后的精神。“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确,这首诗颇令人深思感叹。

面对夸父的宏志与精神,当今忙于蝇头利禄、蜗角功名以及急功近利者,难道不震撼,不羞愧?这些人可能很得志,却少了夸父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这些人可能很富贵,却少了夸父豪饮的胸怀气魄。我们这个时代,不仅需要建功立业于当下的宠儿,更需要像夸父这样留下精神财富、远大理想、崇高气质、正直品质、卓越发现、惊人创造的“功竟在身后”的奇人!

读陶诗犹饮澄清的甘泉,有心明眼亮的感觉,无不感叹其文章不群,寓意不凡!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与太阳赛跑。他们同时到达虞渊的日落处,似乎没能就此决出胜负。夸父既有如此奇才异能的神力,倾黄河渭水又怎能够他喝呢?夸父遗留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树,功业最终成就于身后。

其十赏析

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儿——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的“干”“戚”都是古代兵器,类似斧子。后来“戚”被借作表示心情悲伤的意思,可以写作“戚”,也可以加个忄字旁,写作“慽”,如李清照《声声慢》“凄凄惨惨慽慽”。

其十一赏析

在《山海经》里,陶渊明真正感知到了“天监在下”(《诗·大雅·大明》)“明明上天”的存在,“明明上天监,为恶不可履。”明察秋毫的上天监视善恶于下,为恶必有报,谁也不可为恶放肆。

“天监在下”只存在于经书里,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而现实世界却很无奈。渊明虽没这么说,笔者却有所感知。

贰负神之臣危放纵慑服强暴杀死了窫窳,钦駓神与钟山神之子鼓违背皇帝的旨意杀死了祖江。窫窳甚能变死后化为龙首居于弱水中,祖江却就这要死去。明察秋毫的上天监视善恶于下,谁也不可为恶放肆。臣危长久被桎梏固然已经过分严厉,钦駓与鼓被皇帝斩杀后变为鹗鵕难道值得仗恃?

其十二赏析

《山海经·南山经》载:柜山中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鹞鹰,却长着像人手一样的脚,它的声音像痹一样。这种鸟名叫鴸。它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自己发出“朱”的叫声。哪里出现这种鸟,哪里就有很多文士被放逐。

《山海经·南山经》又载:青丘山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斑鸠,它的叫声就像人呵斥似的,这种鸟名叫灌灌。人若佩戴它的羽毛,可以避邪防妖。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以上文字时,想到了屈原和楚怀王。“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他说,青丘奇鸟原本就是为迷惑者而生,不须用来晓喻明达的君子啊(或:为什么就不让楚怀王明月入怀、明目达聪啊)!这实质是渊明在哀叹怀王但见柜山鴸鸟、不见青丘奇鸟的迷惑糊涂。渊明认为,历史上文士多厄运,这与君王迷惑、平庸有直接关系,从而希望君王们都能明月入怀,明目达聪,明察秋毫。然而,皇位世袭难保代代明君啊,这点渊明是没认识到,还是避而不谈,不得而知。

历史证明,文士命运不应寄托于“人治”,而应寄望于“法治”!

在城邑里见到状如鹞鹰的鴸鸟,这个国家就会有很多的文士被放逐。想起了那楚怀王时代,当时鴸鸟就多次来停留止息。青丘山有名叫灌灌的奇鸟,自言能见人所不能见而使人不迷失。

其十三赏析

陶渊明通过《山海经》所记废共工与鲧之事,联想而及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既废易牙等人又复之。感叹帝者倘不慎用才,必遭祸患。

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里,世间的传说、神化、寓言、史实……通过其“魔镜”,或被化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为哀婉的叹息,或被化为惊天的怒吼,或被化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为刹那的顿悟,或被化为玄妙的虚幻,或被化为警世的宣言……难怪渊明有“诗人中哲人”之美誉。以此作为读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小结语。

高严的大臣显赫于朝廷及一国之中,作为君王当慎选贤才。帝舜何以流放共工而杀鲧?是帝舜见奸邪加以制裁。管仲向齐桓公献诚言,远易牙等人,反被猜疑。桓公临死方知管仲言之深长,但已无济于事了。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7年3月16日 10:12: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xuexi.com/classical/20986.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