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宋词评论2,891阅读模式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为送别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全词通过描写送友归乡,来抒发自己思乡怀旧之情,深微婉曲,含蓄深沉,构思奇巧,别具特色。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原文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⑵伯固:北宋诗人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苏轼友人。
⑶三年:苏坚于己巳(1089)从东坡监杭州商税已有三年。
⑷枕上:床上。
⑸吴中:今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
⑹黄耳:一作“黄犬”。
⑺松江:吴淞江 的古称。
⑻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⑼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作者自指。犹老夫。
⑽辋川图:唐诗人王维,其有别墅在辋川,曾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
⑾天已许:在朝廷已准许。
⑿小蛮:指词人侍妾朝云。

作品译文

三年梦魂总飞向吴中故里路,送只传信黄犬随你回到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前来摆渡,切莫惊吓了水近的鸥鸟白鹭,吴中地区四桥的河湾渡口处,当年都是我常出游的去处。看《辋川图》如同吴中暮春景物,常常记起高士王右丞的诗句。定个还乡归期天公必然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细针米线,曾经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鉴赏

这是首送人之作。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

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

“三年枕上吴中路”写苏坚随苏轼三年为官未归,枕头上都牵绕着回家的道路,展现了自己思乡心切,也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理解和关切之情。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表现了词人对吴中故地眷恋之深。“老子”为词人自称,语气幽默诙谐,显出朋友之间的亲昵与坦诚。

下阕写词人思归心切,就苏坚之“归”,抒说己之“归计”,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

以对王维《辋川图》的仰慕开篇,直言记得王维的诗句,暗许送友思归之意。“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哀,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 。“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我春衫。

全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词写思念亲人含蓄深沉,风格婉曲而又旷放。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词牌简介

青玉案,词牌名之一,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亦称《横塘路》、《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六御;可"六语七虞 / 六御七遇"通押。

三年枕上吴中路,

⊙○●●○⊙●

谴黄犬,随君去。

●○● ○○▲

若到松江呼小渡,

●●○○○●●

莫惊鸳鹭,四桥尽是,

●○○● ●○●●

老子经行处。

●●⊙○▲

辋川图上看春暮,

⊙○○●⊙○●

常记高人右丞句。

○●○○●○▲

作个归期天定许。

●●○○○●▲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

曾湿西湖雨。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7年2月2日 21:13: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xuexi.com/classical/18222.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